第27章(2 / 2)
“一大一小都玩累了?”罗西园看到陆颖明拍拍肩安慰他。
他非常能够理解陆颖明的痛苦,所以,他才选择不婚不子。
他这样潇洒的性格,本来就应该是楚留香一样的人物。
你能够想象楚留香拖家带口去购物中心吗?
“公子伴花失美,盗帅踏月留香。”
拖家带口的盗帅还能成为各路红颜的心头挚爱?开玩笑。
“嗯,一家之主确实不好当。”陆颖明感慨。
罗西园笑了,“一家之主?那一大一小?确实不要养活,一个卫昶就够了,小公主真是,没有个王子公子的身家,真是完全承受不住的。”
“我能够理解有家室人的痛苦,不过可能也是痛并快乐着。”陆颖明突然冒出这句。
罗西园看看陆颖明,拍拍肩,“你会是个好爸爸,我们这些人里,最靠谱的就是你。”
“我相信。”陆颖明看着罗西园说道。
两人有默契的笑了。
“晚饭吃什么?”陆颖明接着问道。
“好难得,小明哥也会关心晚饭吃什么。”罗西园觉得想成家立室的陆颖明真的转变好快。
“我觉得卫昶一定饿了。他那么挑嘴,对快餐和外面的甜点都吃不惯,中午也没见他怎么吃,一定期待着晚饭呢。”陆颖明解释。
听到这句话,罗西园很开心,他掌握着卫昶的关键点,这是他最高兴的。
“我先给他做点点心垫垫吧。就做个鞑靼汁鳎鱼柳,正好有上好的鳎鱼,卫昶最喜欢吃鱼。”说着罗西园开始准备。
“什么鳎鱼柳?”陆
颖明没听懂。
“鞑靼汁鳎鱼柳。”罗西园说完马上反应过来。“鞑靼,tartare,是中国古代北方有多重含义的民族泛称。”
“鞑靼之名,始于唐代。但鞑靼一词在南北朝已经出现,当时源自柔然的别名大坛、坛坛,北齐与隋朝通过室韦知道鞑靼。鞑靼人的兴起早于蒙古人。鞑靼人在辽代契丹人和金代女真人的统治后,大部分融入了形成中的蒙古人,成为蒙古民族的主要来源之一。”罗西园开始他的科普。
“现在泛指俄国境内使用突厥语的各族,也是俄罗斯人用来描述突厥、蒙古人的称呼。”罗西园总结。
“就是个地方特色,跟西安肉夹馍,沙县小吃一个路子。”
那些复杂的历史陆颖明没听懂,这最后一句陆颖明最算听懂了。
鞑靼风味的鳎鱼柳而已,跟昨天那不勒斯比萨饼一个套路,对他而言,反正都没吃过,好吃就行。
“把小鱼切成细长条,再过油炸至香酥。这是一道绝品菜,卫昶一定爱吃。”
听到这句话陆颖明就放心了,有大厨的保证,卫昶一定很开心,卫昶开心他就开心,他们今天一天的牺牲总算没有白费。
“很简单,你可以跟我一起做。”罗西园把处理好的鳎鱼拿出来,指导陆颖明跟他一起做。
“先把鳎鱼切成5片,再切成宽1厘米、长4-5厘米的细长条。将鱼柳浸泡在牛奶中,然后撒上面粉,并筛掉多余的面粉。”
罗西园一边指导陆颖明切鱼,一边准备其它配料。
他其实一直有意无意指导陆颖明做菜,因为他看中了陆颖明刀工好这个特点,简直是手起刀落的刽子手风格,放在古代,绝对是西门吹雪一样的人材。
“将少许色拉油放入打散的鸡蛋中进行搅拌,然后放入鱼柳,捞出再过滤掉多余的汤汁。对于细长的食材,这样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蛋汁裹在表面。”
果然不负所望,军犬系的人材就是利落,比他手下的那些专业级厨师动作还要流畅,真是漂亮。
“将干燥后的面包放入搅拌器搅拌成自制面包粉,然后撒在鱼柳上。滚动已经带有面包粉的鱼柳,做成小鱼的形状。”
听到做成小鱼的形状,陆颖明不禁嘴角含笑,难怪罗西园信誓旦旦承诺卫昶一定喜欢。
那个上辈子一定是苏格兰折耳的卫昶猫,最喜欢的就是鱼,这做成小鱼形状的鱼柳,还有猫科动物喜欢的牛奶,简直是必杀技,他一定要学会。
“把油加热到180度,然后把鳎鱼放进去炸成金黄色。”罗西园说着向油锅里撒了一些面包屑测试油温。
当然,为了照顾新人陆颖明,他还是又用温度计测了一遍,给陆颖明更加直观的感受。
炸好鱼柳后,立刻撒上盐,然后放在暖和的地方备用。
接着制作配菜。
去掉巴西里的茎,洗净,晾干,然后放在刚才炸鱼的热油锅中,为了保持原有的绿色,要快速炸一下,最后再撒上盐。
“餐厅里通常选择用油炸蔬菜,这样能够保持蔬菜漂亮的外表,也能够保证蔬菜快速熟透,这是家庭烹调很难做到的。”罗西园解释着。
接着要鞑靼汁,先要制作蛋黄美乃滋。
将蛋黄、芥末、盐和胡椒粉放入碗中,用搅拌器搅拌均匀。
放入少许色拉油,一边加油一边搅拌。
一边搅拌一边加入少许柠檬汁,直至搅成蛋黄美乃滋。
蛋黄美乃滋、酸豆末、酸菜黄瓜末、洋葱末、香芹末、巴西里末、煮鸡蛋切成碎末。
将所有的材
料都切成碎末,然后再放在一起进行搅拌,这样风味独特的鞑靼汁就做好了。
将餐巾纸折好放在盘子中,然后把切成2厘米左右的鱼柳放进去,用巴西里和柠檬作装饰。
酱汁需要盛在瓷碗里放在装了鱼柳的大瓷盘里,这样才是西餐的标准配置。
就这样,简单的苏格兰折耳·卫昶的猫粮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