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2 / 2)
还是这么软软香香的,他决定把自己洗发水也换成卫昶同款,这样就好似卫昶24小时都围绕在自己身边,真是很棒的主意。
“好啊,今天晚饭时通知堂羡武他们,让堂羡武准备车,我们去赏花野餐。”
事情就这样完美的解决了。
有了这个约定,罗西园很爽快地放卫昶去继续做面包,难得没有找理由耽搁,卫昶自然乐得开心。
等他从楼下吃完午餐磨蹭半天,发酵的时间也刚好到了。
他掀开发酵巾,碗里的面团已经膨胀了一倍,很好,可以进行下面的步骤了。
他将面团从碗中取出,用手将面团按压成2厘米厚、15厘米宽、20-25厘米长。
为了更加标准,他可是准备了足够的测量工具,不知道的以为他在画建筑图纸呢。
然后把面团整形成土司形状。
将称过的面团按平,两边折叠起来,使其形成一个边缘平整的长方形,大约5英寸宽、6-8英寸长。
因为他参考的烘焙书很杂,有法文原文的,还有英文的,甚至还有日文的,当然也有一些中文繁简体的,所以计量单位也很复杂。
好在他能拿到各种标准的计量工具,就可以在不同的计量方法之间自由转换。
从面团的短边开始,将一截面团卷起来,每卷一圈,就用手按压接缝来增加表面张力。
随着面团被卷起来,它的短边会被抻长,最终变成8-9英寸。
用手掌边缘或者拇指将最后的接缝压实,然后滚动面团使其变成平滑,不要按压两端,使面团朝上的一面保持平整。
将面团放在刷了少许油的23厘米x13厘米的土司模中,其两端需要接触到模具的两端,这样才能保证面团膨胀均匀。
用清水喷洒面包的顶部,撒
上罂粟籽,然后喷油,用保鲜膜或毛巾将面团盖好。
说到罂粟籽,他还差点闹了笑话。
因为罂粟比较敏感,他当初也以为配方有误,后来是查了资料才知道这是一种常用的调味料,许多地区也将它当成一种草药来使用。
1992年,国际标准iso676-1982中已将罂粟籽列入调味料名录。
罂粟籽油始载于《开元本草》,列于《本草纲目》二十三卷罂粟类,释名“米囊子”、“御米”、“象谷”。
其实状如罂子,其米如粟,可以供御,故有“御米”之说。
“罂粟秋种冬生,叶如白苣,三、四月苔结青苞、花开则脱苞,花凡四瓣,罂在花中,花开三日即谢。罂粟之米,其味甘平无毒,性寒、多食利二便,动膀胱之气。”
主治:丹石发动,不下饮食,行风气,逐邪热,治反胃、胸闷痰滞,治泻痢、解燥、反胃吐食、益阳补遗。
而现代研究则表明,罂粟籽富含甘氨酸、丙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天门冬氨酸等氨基酸,对身体十分有益。
所以,西方的糕点多采用罂粟籽来增加口感。
他之前倒是吃过,但是不知道什么东西而已。
这是第二次醒发,也是最后一次醒发,需要90分钟,烘焙是耐心的奖赏。
他按下计时器,给自己泡了杯红茶,然后开始查找资料。
既然约定了要去野餐,就要看看接下来实验什么面包适合制作三明治。
只是传统的法棍和土司并不能满足卫昶,他想要更有趣。
等他找到满意的结果时,醒发也已经结束了。
这次醒发的结果是,面包坯的体积又增加了1倍。
然后就是烘焙了。
将烤箱预热至177摄氏度,烤架至于烤箱中层,烘焙约1小时。
这1小时不像醒发过的那样轻松,因为他对烘焙的经验还非常不足,需要掌握时间调整。
等面包的内部温度达到85-88摄氏度,颜色为棕黄色,敲打面包的底部应当能听到空洞的声音的时候才是土司面包的烘焙结束时间。
他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开箱检查,所以就没有时间去做别的事情。
等小心翼翼的烘焙时间结束,就是可以放心大胆的冷却时间了。
他把烤好的土司放到冷却架上,按下了计时器,冷却到最佳食用时间需要两个小时。
这个时间他需要打扫干净厨房,收拾好用品,然后静下心做这次实验的心得。
卫昶习惯把每次的实验心得记录下来,作为以后的参考经验,还要等罗西园品尝的时候,根据他的意见做更多调整。
他习惯在书边上做记录,这样最不容易搞乱。
如果是在记录本上做记录,还需要表明书目和页码,也会出现记录混乱的情况。
反正他买这些书就是为了学习跟记录,没人会责怪他污染书页的。
也因此,他买的书都是挑选过适合记录的,纸质要好,书边要宽,文字要大,最好有配图。
卫昶还准备了拍立得,把他的成品拍下来跟书上的作对比,这个更容易看出来差距在哪里。
成为一个合格的家庭烘焙手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他觉得自己朝着成功的殿堂又迈进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