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2 / 2)
“这个要看着煮20到25分钟。”
交代好,他就忙着去切肉。
将鲔鱼红肉切成每块约重40克、3-4厘米见方的块。
盘内放盐、胡椒粉,再放入鲔鱼肉块拌匀调味。
平底锅内放黄油20克和色拉油,大火烧热,将拌好的鲔鱼肉块表面煎熟,放入另一个锅内待用。
将小洋葱另寻一锅放置,加入盐、胡椒粉、黄油、水、细砂糖,盖上抹有黄油的烤盘纸,加热煮至洋葱表面光亮。
蘑菇洗净剖成四等份,放入加有20克黄油的热锅内炒匀,放盐、胡椒粉。
培根入沸水中汆烫后,放入加有10克黄油的热锅内煎熟,再倒入滤网过滤多余的油脂。
然后是制作炸面包片。
将面包片对角斜切成三角形,再切掉多余的部分,制成心形。
平底锅内放入化黄油,把心形面包片煎成两面金黄色,再放在厨房纸巾上吸干油分。
在炸面包片的顶端沾上巴西利碎。
之前煮好的汤汁过滤后,倒入装着鲔鱼肉块的锅内,再加热,放入盐、胡椒粉调味,一边煮一边将鲔鱼翻面。
小洋葱煮至水恩已干变软时,晃动锅继续煎至成黄褐色后,与处理好的蘑菇、培根一起倒入鲔鱼锅中拌匀,用炸好的面包装饰即可。
罗西园一通忙活,四十分钟之后,一盘色香味俱全的红酒烩鲔鱼就完成了。
罗西园将醒酒瓶中的红酒倒到三个杯中,他、卫昶、陆颖明,红酒配鲔鱼,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试菜的自然是卫昶,这是罗西园给他的特权。
罗西园的菜,本来就是为了卫昶做的,自然是他第一个来尝。
“嗯,好吃。”
再配上一口红酒,“嗯,好喝。”
卫昶简单的评语已经让罗西园心里乐不可支。
卫昶不可能对他的菜做过多赞美,这样简单的评语已经非常反映他的内心了。
罗西园给自己暗暗加油,之前制定的战略果然是对的。
陆颖明品了一口红酒,果然果香纯正。
他想起之前在书上看到关于品酒师的知识介绍。
(品酒师:应用感官品评技术,评价酒体质量,直到酿酒工艺、贮存和勾调,进行酒体设计和新产品开发的人员。
品酒师的主要工作内容是:
1.对入库半成品进行分级和质量评价。
2.提出发酵、蒸馏工艺改进建议。
3.对酒的贮存过程进行质量鉴定。
4.对酒的组合和调味方案进行评价。
5.对酒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监控。
6.选择合理的酿酒工艺技术。
7.对新产品的感官质量进行鉴定。
取得品酒师资格首先要由企业推荐,虽然说年龄没有具体限制,但是一定要有行业经验,然后进行培训和考试。
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还要进行品尝考核,以成绩作为评判标准。)
“是不是成为品酒师就能尝尽天下最好的红酒了?”陆颖明出言询问。
“那可不一定。”罗西园笑道。
“品酒师其实没有电视上神化的那么厉害,这跟建筑师什么之类的都是一种资格而已。而且成为品酒师的条件非常苛刻,为了保护他们的味觉,他们很多人其实只是把酒在舌头上过一下而已,随后就吐出来,根本不去饮酒。”罗西园解释。
“这样也对,就像很多人说的,爱好成为职业就会是一种痛苦。因为事实真相最打击人。”身为建筑天才的卫昶深有体会地说。
每个工作过的人应该都能有所体会,每个行业并不像学校教科书上所描写的那样规范光鲜,现实往往非常残酷,各种利益纠葛,各种利益交换,这才是真实的行业的境况。
归根结底,人为了什么而工作?
只能是为了生存。
物质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物质保证,所有的精神生活都只能是虚无。
饥饿、贫苦、劳碌、奔波,是不可能维系伟大的文化的。
在饥荒年代,寺庙是可以拆了来让人生存的。
任何文化遗产,如果没有了物种的延续,都只能是消失的文明而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