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 31 章(2 / 2)
你死就是我亡,她竟然还想着到地方见意中人。这样的公主,不在萨国王城好好呆着,跑到两军阵前做什么?
萨国大营
“大旗使者,赵旎,见过何将军。”
坐上之人,脚踩踏云金靴,一身金蟒腾云袍,手握腰间宝剑,头带朱玉冠,眉宇俊朗,双目狭长,眼神仿若雄鹰的凝视,端坐在上,不怒而威。
他并未答我的话,而是上下打量着我,我知道,对方在试探我的心理承受力。我笔直地站在大帐之中,与他对视。
半晌,他嘴角微扬,“请坐。”
说了请坐,但四周并没有落座之处,他也并没用让人给我拿椅子的意思。
我了然,这是要给我难堪,也是要给大旗难堪。
我笑了笑,道,“何将军,真是太客气了,可是我一个他国使者,若是坐了您这中军宝帐之中的将军椅,传出去,旁人说我赵旎目中无人,狂妄自大我倒是不在乎,可是若是说将军您,见了大旗一个小小女子,吓得把这中军之位都让了出去,可就不好了吧……所以,恐怕不能应了将军的邀请了。”
“哈哈……”他笑了起来,起身抱拳施了一礼,道:“南郡王妃”
“来人,搬桌椅来,设宴。”
桌椅摆好,我坐了下来,片刻,酒菜也端了上来。
“想来,我不说,何将军也应该知道我此次前来的用意吧。”我道。
“原本我是知道的,可现下,却想听听王妃怎么说。”他说着端起了酒杯。
我并不能喝酒,但是此刻若是不喝,便是不给对方面子,便也端了起来,一饮而尽,却发现并不是酒,而是白水,不由吃了一惊,缓缓放下杯子,道:
“何将军也清楚,现在这天下的情况,大旗西部昌平侯谋反,南部和封国来犯,北部,你们萨国也是对大旗虎视眈眈,而且大旗西部南部均战败,就说大旗马上亡国,也不为过了。”
“难道王妃是来劝我退兵的吗?”
“非也。”我笑道,“这家国之事,本不是我一个小女子参与左右的,我今日来,是要同将军说一说南郡,说一说和封国。”
“哦?”何水乾挑了挑眉毛,“南郡离我萨国,千山万水之遥,不足为惧。”
“将军此言差矣。”我放下了酒杯,又倒满了一杯,“将军,世事皆如这杯中酒,过满则溢。”
“想必贵国同和封国联手,已经并非一朝一夕,三年前便已经开始了吧。”我说完,顿了顿,观察着他的面部表情,而他并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握着酒杯,一边喝着,一边听我说。
我继续道,“这三年,南郡一直都是平安无事,和封国从未有过任何举动,既然你们已经联手,为何和封国要等你们萨国先开战,自己再见机行事呢?想来我不说,将军肯定也是心中有疑惑吧。”
“无端挑起战火,自然受世人非议。”何水乾道。
“那这个火,为什么要萨国来挑呢?他和封国,只坐壁上观。而当北部,西部均出了事,大旗国兵力集中在北部和西部的时候,和封国再出手,这是为什么?”
“和封国无非是想把损失降到最低。”
“将军说的对。和封国,不仅仅是想把损失降到最低,如果有可能,大旗被灭之后,和封国会一路向北,直攻萨国!”
何水乾的眉头微皱,我继续道:“将军或许心存有疑,我问您,您攻打了多少次罗城,打了多久,为何有没有攻下?他和封国,昌平侯,打了多久,已经打到了大旗国的京都,您不会不知道吧?昌平侯得了您的支持,一路由西向东,直抵京都,和封国在打开了大旗
的南大门后,也是轻松的攻下了大旗的半壁江山。当然了,大旗多年来,重文轻武,四面受敌却无良将可以出征,是原因之一,可是,当昌平侯与和封国攻入京都之时,你们萨国,在扮演什么角色?我还听说,和封国同昌平侯之间生了嫌隙,说是昌平侯派人烧了他的粮草。将军,昌平侯的人,可都是萨国的人呀。”
“王妃可真是消息灵通啊。”何水乾道,他的眉心已经在隐隐跳动。
“素来听闻,何将军少年成名,骁勇善战,才智过人,却连这基本的道理都不懂。你们萨国在这里拖住了大旗的精兵良将,同大旗打一个两败俱伤,他和封国一路北上,拿下京都,那个昌平侯,只不过一个小小侯爷,被逐出京都之人,有什么号召力?又有什么兵力?若是没了萨国的支持,他什么都不是,可是现在,和封国,已经开始,针对昌平侯了,不,是针对萨国。一旦,大旗亡了,又或者,你们攻下了罗城,却也是损兵折将,想来这么久的征战,何将军也知道,我们大旗的将士,是宁死不投的。到时候,和封国已经统领了大旗的大半江山,大旗地广富庶,他们根本就不用从和封国调得什么战马粮草,直接就可以打到萨国来!而你们呢,萨国素来常年严寒,植被稀少,都是靠放牧为生,牛马能吃多久?粮草又能供应多久?何将军,我说句不该说的,同和封国比起来,你们萨国,弱的不是一点半点。”
“王妃,激将法,对我来说是没有用的。”何水乾道。
“我并是想激将军,我是要同将军说,我们,可以联手。”
“联手?”
“现下,你攻不下罗城,我们也不会缴械投降,而等到和封国一路北上而来,罗城自然失守,可是那时,也是你们萨国危机灭国之时!”
“将军,我说句不该说的,您有征服天下之心,可是……”我顿了顿,“我来之时,见到两位公主,恕小女子无知,这萨国的皇帝陛下,为何让公主金枝玉叶上战场上来?而且,其中一个,似乎很在意将军啊!”
何水乾的脸色有些难看,我继续道,“虽然您已经身居高位,但是力不从心,如何名扬千古?想来,天下无人不知南郡王管衫?将军不妨想一想,管衫镇守南郡几十年,天下皆有盛名,是为何?”
“为何?”何水乾问道。
“因为,他同我们大旗皇帝陛下,志同道合。”
想来,也只能诓一诓这个萨国的少年将军了,管衫,在京都之中,根本没有人知道南郡王,又或者,无人敢提南郡王,实不知,先帝与管衫之间有着什么恩怨。
“哈哈……哈哈……”何水乾,笑了起来,“南郡王妃,好一张利嘴啊!”
我笑道:“将军,非我利嘴,而是一切皆是实事。若你想让萨国一路南下,征服中原,现在,就失了大旗,是万万不可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就是这个道理。您想一想萨国的国力吧,来同和封国比一比。我不知道,当初,是哪一方先提出的联手,但是您想一想,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到底,是何居心?”
说罢,我站起了身,“赵旎多谢何将军款待,今天赵旎该说的话都说完了,言尽于此,若将军想通了,可派使者来罗城,若将军依旧,可直接攻城,我大旗将士,亦在罗城等候。”
说罢,我起身离开。
帐外,封杜晓饵正一脸焦急地等着我,见我出来,她上来就问我,“怎么样,我说道做到了吧,你可得帮我啊!”
我笑了笑,施了一礼:“多谢公主,机会,可能很快就到了。公主自己要抓住才好。”
封杜晓饵一听,就开心了,“那个什么,漂亮姐姐,我骑着骡子送你。”
…………
这个公主殿下,到底长心了吗?好歹我也是帝国的人,她竟然叫我,漂亮姐姐?
“公主留步,我自己回去就好。”
“哎呀,不行,我送你一段。漂亮姐姐!”
…………
快到城门下的时候,封杜晓饵回去了,还开心地同我挥手道别,我不禁感叹,萨国的皇帝陛下,心是有多大……生了个这么心大的公主。。。。
李卓早已经在城门上等我,见我回来了,忙开城门来接我。
“太好了,大家都担心呢。”李卓道,“怎么样?”
“还挺顺利。”
议事厅中,我将此行之事叙述了一遍,便退了出来,李心一跟在我身后,“沐宁,休息一下吧。”
我点头,准备去看看宣儿,到了房门前,刚要推开的手,却停了下来,转身,我去了尹萧的屋子。
“怎么了?”李心一问道。
“没事,我再去看看尹萧吧……”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去看那个土大款,可能是他参与过我和管衫一起的生活吧。
我看着床上的人,曾经他也同我跟管衫一起,鲜衣怒马,如今却成了这副样子。“管衫,要是看见你这样,也要嘲笑你吧。”我对着他道。
他微微动了动嘴唇,被我发现了,“他动了,快叫大夫来。”
“去喊人。”李心一对着一旁的小厮说道。
“锦……锦……”尹萧的声音很微弱,我听不太清楚。
“今?”李心一疑惑地看着我。
“不……不……”尹萧微微地睁开了眼睛,看到我,他又把眼睛闭上了,微微地转了转头,似乎是不想看见我,“阿宣……怎么样?”
阿宣?我随即反应过来,他问的是宣儿。
“他很好。”我将他微微扶起,李心一将水递了过来。
我刚要动手帮他。
“我自己来。”
他喝了口水,眼神有些游离,似乎是在整理思绪。
我本想问他京都的情况到底如何,此刻大夫来了,我让了位置。
“钰王已经没有生命危险了,只要调理一段时间就可以痊愈了,不过外伤易治,心结难解,还请钰王自己调节,否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阿。”
大夫写了药方,便下去熬药了。
“感觉怎么样?”我问道。
“京都……没了。”尹萧握紧了拳头,嘴唇微微发白。
“我父亲已经率四万人去支援了!”李心说道。
“什么?”尹萧震惊,坐了起来,“快去拦下李将军,已经没有用了,我皇兄……满朝文武……皆已殉城……”
“什么?”李心一不敢置信,我同样不能接受这个实事。
“我父亲呢?我母亲呢?我……”
“乱军攻城之时,满朝文武皆在城上迎敌,赵丞相……也在其中……”
李心一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那我的母亲……”
“他们……屠城了……”尹萧一字一顿地道。
“……什么?”我无法接受,无法接受这个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