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2 / 2)
“你们绣房现在没了你,谁顶在那儿呢?”
“是北城的那个胡家妹子,算是我的嫡亲师妹了。”
赵大嫂显然对绣房的事情不感兴趣。
葛大娘的富贵是人家的事儿,她老人家是湖绣的绣娘 ,自己又培养了三个会湖绣的好闺女,还给自家儿子找了一个绣房管事的儿媳妇,干她们赵家什么关系?
她男人家里就是活该的穷苦命。
原本对卖鱼商贩董家爱答不理,后来又对葛大娘不够客气,合该借不到人家的东风,占不到人家的便宜。
但是,赵大嫂却是对湖广的各路小道消息极为热衷,“你们听说了不,胡家布庄最小的小姐要招婿了。”
说来着胡家和黄四家还有些弯弯绕绕的关系,算是黄家的主子,黄四家的多少都听闻了一些关于胡家的消息。
“当然听说了,那小姐现在放在湖广,根本找不到婆家呀。”
整个湖广都知道,胡家还剩下一个未出阁的小姐,只不过这位小姐自小就在大太太身边亲自带大,难免脾气秉性格外地骄纵了些。
“哎哟,但是有个大将军的姐夫,还有个大学士的哥哥,家里头又有个开大铺子的嫂嫂,这样殷实的家业,咱们全湖广怕是也没人敢去提亲了。谁要是赶上去了,这还不是得倒插门儿?”
赵大嫂边说着,边摇头表示感慨啊。这小丫头,愣是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啊。
这谁也没这么个命啊。
胡家原本都要垮了,愣是突然间出了一文一武两个状元,又被人家当家的少奶奶直挺挺地把全家的生意给拉了回来。
孙大婶继续摇头啊,“那董家的丫头也是我眼瞅着长起来的,竟然真的瞧不出有这份能耐,他们那一家子当初把她卖进胡家做喜娘的,真是悔的肠子都青了吧。”
黄四家的毕竟还在胡二奶奶的铺子上做工,不便言语自己的东家,只是给大家沏茶添水。
赵大嫂子却是一脸鄙夷地看了看孙大婶,合着人家没能耐的时候你就瞧不上,非要等人家有出息才想着去凑热闹?
“这董家要是重视这么个闺女,按理说也等不到嫁了人才有能耐翻了身,还是这董家自己活该,现在沾着闺女的光,又在集市口把做鱼的生意做得不错,算是积德了。”
孙大婶只是摇摇头,并没有回话。
实际上她心里头也是无比郁闷,要是她当初讨好了董家的丫头,现在保不齐自己就成了葛大娘了,跟着人家少奶奶去京城享福去了。
“赶明儿,听说胡家真的准备开门招婿啊?”
“应是这般了,不然,敢上门提亲的也几乎没有,就是凭官爵做不过人家哥哥姐夫,做生意又比不上人家嫂子的。”
赵大嫂子天生就爱热闹,赶紧吆喝黄四家的一齐去胡家门前看看热闹,保不齐还真有什么话本子里的佳人才子的佳话呢。
黄四家的,因为带着孩子也耽搁了不少绣活儿,索性也不差这一日半日。两个人央求孙大婶帮忙带了孩子,第二日准备一同去胡家瞧热闹去。
孙大婶则是摇着头同意了,左不过带一个带三个奶娃子没什么区别。
她错过的太多了,不想再去凑热闹,要不然回来她该惆怅为啥自己没有个大一点的孙子去娶人家胡家的小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