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2 / 2)
手下腰肢细细,几乎一掌可握,卫霖不知道为什么会有楚王爱细腰的传闻,反正他感受到傅妍君轻轻用力一折即断的腰肢时,只想叮嘱她平时多吃两碗饭。
太瘦了。
话在嘴里绕了一圈,直觉让他住口,他暗道妍君性子倔,就算叮嘱也多是嘴上敷衍,背后八成又是一套,还是他盯着比较好。
他寻思着兵部事情已经迈入正轨,没必要亲力亲为,有罗力罗大人在,完全可以处理,他可以早点回王府。
而且,卫霖眼眸暗了暗,之前是他可以排斥,此时他不得不承认,兴德帝即使赐予他外人难以想象的权柄——监察百万大军,也别有用心。
他继承了父王及往代镇南王的荣耀,在军中威望甚高,但这件事,却是得罪人的。
不仅如此,还会将他从军中剥离出来,军权与威望相关却不等同,威望再高,没有军权也无济于事。
兴德帝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打压对付他。
……
好一会,卫霖才坐直身子,之后傅妍君才从他口中得知兴德帝生病的事情经过。
当今勤政,即使不是大朝会的日子,也会在寅时三刻起床,和几位重臣在偏殿议事。
然而今日本该是陛下起床的时辰,侍候他的梁福却发现不对,他没有惊动太多人,秘密派人往太医院请了院正过来。
而偏殿内,几位重臣按时前来,如常在殿内待了一个多时辰,此外,偏殿还宣了几位皇帝心腹。
事情瞒得很紧,兴德帝醒来的也很快,但梁福发现兴德帝昏迷的时候到底还是有些惊慌,不小心传出了些动静,这动静,让外头守着的宦官听见了。
其中一人是卫霖的暗子,梁福因为焦急,忘了及时封口,在想起封口时,消息已经被传了出去。
半是猜测半是证据,再求证,卫霖才得出兴德帝生病的消息。
卫霖弯了弯唇,不带笑意也不带嘲讽,仅仅是陈述一个事实,“他老了。”
卫霖想,他要快一些,再快一些,万一赶不上……所谓的报仇就没了意义。
……
东宫。
知道兴德帝病情的人很少,但一定包括太子和太子妃。
太子妃从皇后处请安回来,一进殿就听宫人禀报——“太子殿下也回来了。”
“……”她拿帕子擦了擦额头上冒出的热汗,觉得不够,又让宫人给她扇凉,这才好受些,惊讶道,“太子竟然回来了?”
宫人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惊讶,自被陛下训斥过后,太子殿下显而易见减少了外出鬼混的时间,留在东宫的时间多了起来。
只是太子多在前殿,来太子妃宫中的时间一点都没见多,宫人自觉找到了太子妃惊讶的苗头,越发轻声道,“是。”
太子妃不会在意宫人的小心思,坐在原处细想,脸上惊讶的表情没有收敛。
宫人们不知道,她却是清楚的,太子这个时候应该待在陛下的宫殿!
身为人子,父在疾中,怎能不去侍疾?
可太子他就真的没去!
太子妃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去前殿把太子拉出来打一顿,不说孝道,功利一点,这是多好的刷父皇好感度的机会啊!白白浪费了!
在太子妃看来,他当真是有恃无恐,放肆至极。
如果兴德帝还有另一个儿子,哪怕是三岁孩童,估计兴德帝有九成以上可能会直接废除现太子,剩下一成还是从国家层次考虑,为了国家稳定,强行维持现状。
再混也不比太子荣成奕。
可惜兴德帝没有,不仅是太子妃有这种可惜,朝臣百官中至少有一半人真真切切幻想过此等剧情。
然而想归想,现实是兴德帝还是仅有一子。
太子妃揉捏了下鼻梁,发愁,要不是她是儿媳,不好随便出入皇帝寝宫,她早就留在那里侍疾了。
太子妃脸上表情几度变化,懊恼、愤怒,种种负面情绪冲入脑海,她咬牙想了几次,摆摆手道,“好了,下去吧,让本宫静静。”
宫人们放下手中的东西,对太子妃行了一礼,就要退去。
“等等——”太子妃叫住自己的心腹,起身走进书房,抓起毛笔在信纸上写了简单两行字,折起交给心腹宫人,“务必小心交给父亲。”
“是。”宫人双手捧过,一张小小的纸条宛如珍宝,接着郑重将纸条放在腰侧的荷包内,再行了一礼,恭敬退了出去。
太子妃望着手指上沾染的墨迹,皱了皱眉。
有些太着急了。
她让人往父亲那里传的消息不是别人的,而是关于她直觉不喜的一人。
一个得太子信重却极少在东宫露面、甚至少有人知道的人。
他的存在不是秘密,太子妃也不是近期才知道这个人的存在,比很多知情者都早。
她掌管东宫时,东宫内外对她毫无隐私可言,更不要说多出一位东宫幕僚,还是能够随时出入书房的,哪怕隐秘,她也一样知晓。
※※※※※※※※※※※※※※※※※※※※
晚安,明天见(??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