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 / 2)
第230章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是臣的一点浅见,请陛下斧正!”
大兴殿中,赵惇看了赵珣一眼,再次将目光放到了奏折之上,又仔细的看了一遍。
没办法,不多看几遍的话,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这奏折写的,当真是越看越有理,越看越觉得可行,可以说,写到了他的心坎里了。
离阳王朝本就是春秋九国之上,因为黄龙士的胡乱插手,才有机会一统天下。
但如今天下一统之后,隐患颇多,与西汉初期有些相似,藩王问题、社会治理问题还家北莽的问题,都在这本奏折中一一体现了出来,并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如果说之前他对南怀瑜的话还有些半信半疑,但现在,他是彻底的相信了。
这特么是真有本事却争儒道的气运的本事啊。
别的不说,就拿这篇奏折来讲,张巨鹿写的出来吗元本溪写的出来吗
或许他们都有相关的想法,都有自己的办法,但想要写成这样的东西,能写早写了啊!
甚至,就算他们能写出来,也不敢写啊!
看看里面对诸侯王的办法,那个定地制,在诸侯王的土地里,再分封他的子孙,慢慢的将大的诸侯分成小的诸侯,不断蚕食诸侯的地盘,最终,彻底消化。
这特么是一个藩王世子能写出来的东西还是说,他写出的这种对策背后还有另有深意呢
指尖摩挲着那本奏折,半晌之后,他抬头望向赵珣,“你真的不想继承你父亲的王位吗!”
“陛下,臣的父王只有我一个儿子。”赵珣抬头笑道。
赵惇一愣,盯着赵珣看了好一会儿,方才指着他大笑道,“哈哈哈哈哈哈,好,好,好小子,你就真不怕把你那几个王叔气死啊!!”
“臣和他们不熟。”
赵惇再次笑了起来,不远处的殿外,那些内侍里听着从大兴殿中传来的阵阵笑声,心中都很好奇,已经很久没有见到陛下笑的这么开心了,那位靖安王世子究竟做了什么,竟然能引的陛下如此开怀。
一个时辰之后,赵珣离开了大兴殿,赵惇看着他离去的背影,拍了拍手,大太监,巨宦韩貂寺施施然走了出来。
“陛下……”!
“看看吧,这是他的奏折。”
“老奴不敢!”
“我让你看你就看,看完之后再说。”
“是!”
韩貂寺接过奏折,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眉头紧紧的皱了起来,“陛下,此人要么是忠心耿耿,要么大奸大邪。”
“对这奏折的内容你怎么看!”
“如果真的能够实施固然是好事,但现在还不是时候。”
“是啊,刚才赵珣也说了,火候还不到,需要时间。”赵惇笑着道,“事情都办好了吗”
“人已经洒出去了,特别是重点关注的那几个人,现在已经有了效果,只是,老奴不明白,为何不趁着这个机会……!”
话音未落,便被赵惇的一个眼神逼回去了,“还嫌不够乱吗”
“老奴失言。”
“去吧,在广陵那边闹点动静吧,我很想看看,我的那位好弟弟到底在隐藏着什么。”
“是!”
第二天,赵珣便带着鱼玄机离开了太安城。
也就是在他离开太安城的同时,他的那篇经过ai精修的《阵政事疏》在大朝会中被复制传阅,一时之间,朝堂震动,包括张巨鹿在内的朝堂重臣也好,还是京官小吏也罢,通篇读完之后均都爱不释手,国子监士了争相抄写,传阅,无一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