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愚墨叩上阴(2 / 2)
世子资质鲁钝,拙于口舌,但有恒心,于书法一道上,有些灵性。
第六个月
世子资质鲁钝,然向学之心日坚,于书法一道颇有灵性,未来或有建树。
第七个月……
第八个月……
…………
……
一年之后,离阳王都,太安城
皇帝赵惇处理完朝政,在御园中逛了一圈,舒散了筋骨之后,回到殿中,在一大堆放置于一旁的奏折中无意中翻到一封来自于青州的情报。
“靖安王世子赵珣,资质鲁钝,不堪造就,然颇有恒心,一心向学,书法工整,颇具灵性,欲往上阴学宫求学,不日靖安王奏请将至。”
靖安王!
想到这位当年差点将他斩落马下的兄弟,心中不由一阵的烦闷。
“来人,把靖安王府世子的情报都找出来,另外,传韩貂寺。”
当下,便有内侍快步进入档房,一番查找,拿出了几封密折,同时,一名身形消瘦,面容阴柔,眼神锐利如刀的宦官也出现在了宫室之内。
赵惇翻看着一封封密折,神色变化不大,最后,原本有些锁住的眉头,放松了下来。
一名资质鲁钝,但一心向学,在书法上有些灵性的孩童形象在脑海中渐渐的固定起来。
韩貂寺静静的侍立于一旁,对于陛下突然想要了解靖安王世子的举动有些不解。
“靖安王世子,是如何安排的!”
“一年前鱼儿白发作,大病一场,王临每月会为其诊断一次,六个月前确定,鱼儿白已经完全与血液融合,不分彼此,武道断绝,脑子也受了一点影响,反应有些迟钝。”
“嗯,鱼儿白还能伤到脑子!”
“鱼儿白没有这个效果,不过毒发时,他烧了三天三夜,许是脑子被烧坏了。”
赵惇点了点头,“倒是有这个可能,与这些密奏相吻合,只是想不到,他的性子倒是颇为坚韧,你看看吧!”
赵惇将密折递给韩貂寺,韩貂寺看了一眼,目光并无太大的变化,将密折递给赵惇,小心的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既然中了鱼儿白,就不必管了,书法一道,呵呵,你说,他能通过学宫的考核吗!”
“他现在只有九岁,书法一道上能有什么建树,估计很难,陛下,要不要……。”
“不需要。”赵惇打断了他的话道,“既然鱼儿白已经生效,其他的就不用管了,不过,赵衡那家伙竟然能够生出一个心性坚毅的儿子,倒是让人意外啊!”
“是啊。”韩貂寺听了,也笑了起来,如果这赵衡的性格有他儿子一半坚韧,当年这皇位,可就不是赵惇的了。
“倒是可惜了。”赵惇一笑,带着胜利者的口吻。
一个月后,无想山,上阴学宫
望着眼前大片的竹林,赵珣的眼睛微眯,嘴角渐渐勾起。
上阴学宫,在离阳王朝的地位极为特殊,相当于太学,但比起他所知的太学,地位更加的超然,甚至可以说,是远超太学的存在,至少普通的太学祭酒不会成为国师一般的存在,但上阴学宫是。
由于上阴学宫其地位超然,是天下的学术中心,汇聚了诸子百家的贤士,涵盖儒、法、兵、阴阳等各大流派,占地也极为庞大,将一座庞大的无想山都给包围了起来。
最有趣的是,上阴学宫虽然是离阳王朝的官学,但距离帝都太安城却有着相当一段的距离,近年来,离王朝王扶持国子监,扩大规模,如今京都国子监已经有了三万士子,意图与上阴学宫争一争这天下学术中心的位置,可惜,天下人不认。
“那毒果然与皇室有关系,否则,赵惇不会这么大方,让我跑到这里来接受考核。”
他是靖安王世子,虽然离阳王朝那离谱至极的《宗藩法例》中只是规定了藩王不得离开封地,但是他身为王府世子,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要么在京都为质,要么留在封地之中不能乱跑,所以他这一次来上阴学宫之前,还要赵衡向赵惇请旨,获得恩准之后,才能来到这无想山。
想想赵惇的性格,想来,也是对于自己太过了解,知道自己这个资质鲁钝的世子翻不出什么波浪来,这才同意的吧
他心中冷笑,踏步走入竹林之中。
五日后,一脸阴郁的赵珣夹杂在一群失意士子之中,颓然的离开了无想山。
“这个世界,果然让人不自在啊!”
走在山脚下,赵珣回望无想山,“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变成我想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