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半卷故事(2 / 2)
古谚在睡梦中被他们的喇叭声吵醒,脑子一下子就清醒了,看他们这个阵仗应该是大有发现,简单套了一件衣服出来,古谣已经开门走了进来,周文宝将随手携带的一个木盒子放在了桌上,也等不及寒暄,就已经从木盒子里拿出了两样东西,铺开在桌子上。
古谚细看那个盒子,果然是珍品,古朴的雕花纹饰已经有些模糊了,但保存地相当好,看来周家的人真的是当个宝贝一样的供着。
羊皮卷与“珍珠公主”身边的有很大的不同,这一张制作更为细致,而“珍珠公主”的羊皮卷做工粗糙,但从风化程度上来看,两者应该是一个年代上的。
只是……
古谚目光一凝,指着羊皮卷道:“这是……怎么会这样?”
周文宝道:“我们展开羊皮卷时跟你是一样的表情,但这应该真的是意外,我们在笔记簿上也证明了一点,也不排除是人为因素,但是……我想应该不是我曾曾曾祖父干的!可是,这本笔记簿也被撕掉了几页,而且时间正好是在我曾曾曾祖父接管传家宝的第五天,这个倒的确是他做的,因为在他撕掉了书页后,他在后面写上几句话,你看看!”
古谚从周文宝手中接过笔记簿,这种线装的古老书本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但他的目光还是盯在羊皮卷上,上面的小篆自己娟丽柔和,每一笔锋的末处又潇洒不拘泥,看的出来是个女子的笔记,他只匆匆地看了几眼,脑子就像是最精密的翻译机,将几个小篆字翻译了出来,“星辰南移,翎见伊于鬼城……”他抑制不住地心头狂跳,在看向羊皮卷的卷尾时心又凉了半截,那里只剩一片字迹模糊,不知道被什么毁掉了字迹,但看样子应该是不小心被水浸过,周家人如此宝贝的东西怎么会允许发生这样的意外?这可是一大半的笔记。
古谣道:“哥,你别想了,你看看这个笔记簿就明白了!”
古谚收回目光,低头翻开笔记簿,居然是周家人一代代的继承人签名及家族重要大事的记录,其中有一人因为离小篆字的时代很远了,便将它翻译成了繁体字,而被撕去几页的就是这个人对羊皮卷文字的翻译!
古谣性子急,伸过手来将古谚手中的笔记簿往后翻,“哥,你先别看这个故事,我在车上也是花了好几个小时才看完的,你先看看后面周文宝曾曾曾祖父的话,你会更疑惑的!”
古谚看到被撕裂的纸张,齿痕凹凸不平,而且至今还看得到有些用力极大的痕迹,之后那一页又是另一个人的笔记,笔记写道:“余于三十岁上潜心道学,家人多有怨言,曾离家十载,于牛虎山悉心专研,今已小有成就,无奈终究凡胎未脱,拗不过家父临终召唤,得回家来,家父传下一只木盒一张古羊皮卷,余等不及,在家父下葬后第三天打开羊皮卷,将其中文字细细读来,读罢大惊,心想合该为余所看,只因前人多嗤笑凌氏先人所言,不以为意,而余深知定有其事,亦定有其报,恐后人见之仍不以为意,等候事情发生,或深究原因加速事情发生,不如余今日毁去最后凌氏先人所言。世间万物,皆有因果报应,不如任其自由发生,而不明其缘由,反倒好过,如知其因,而阻其发生,反而徒添苦痛,况泄露开来,岂不世人皆恐?然卷为先人所传,余不能尽皆毁去,乃保留前缘,供后人保存。又恐后人追究,乃私藏于阁楼暗阁!余死前当立祖屋不卖之遗言,传承而下!”
古谚合上笔记簿,良久不语,半响后才道:“前面究竟记录了什么样的故事,与我们的考古发现有关吗?”
古谣叹了口气,点点头,又很无奈的说:“很有关系!我看这里面大部分的故事跟你那个‘珍珠公主’羊皮卷里的故事一定会有相同之处的!”
“怎么说?”
“因为,这卷羊皮卷其实是周家先祖夫人的游记,其中有一个故事,也就是占了羊皮卷大半个篇幅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就是‘珍珠公主’,当然这是我猜的啊!或许你看完并不同意,可是我觉得她描写的女子虽然没有姓名、身份,但是外貌、时间、地点简直是完全吻合!”
周文宝赞同地点点头,“谣谣在车上将故事念给我听的,而且给我讲了你们发掘‘珍珠公主’的过程和后来的研究,我也觉得两者之间一定是相通的,我家先人祖母笔下写的那个小妹妹八九不离十就是你们那个‘珍珠公主’。”
古谣激动地抢着说:“哥,你是要我讲给你听,还是自己看?”
古谚再次翻开笔记,道:“既然有现成翻译的,那我就自己看吧!”说着,向沙发里靠了靠,打算彻夜研究。
古谣站起里,伸了个懒腰,“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先睡一觉,等你看完我们也该醒了!”她带着周文宝离开了客厅。
古谚一个人窝在沙发了,已经完全陷入了故事里。
其实故事只有一半,小小的一半,但已经足够佐证关于“珍珠公主”的所有猜测,周家先人祖母叫做凌翎。
——————————————
(下一章节,会是古代的故事,大家不要疑惑,以为我发错了,是的,前世的故事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