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声名远播(1 / 2)
在龙腾机械厂声名远扬,李向明带领工人成功制造出大型机械农业收割机,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变革之时,这消息如同一阵春风,吹到了各个行业领域,就连煤矿局都有所耳闻。
煤矿局里,几位相关领导正围坐在会议桌前,表情严肃地讨论着。
“同志们,咱们都知道,现在煤炭可是国家建设最重要的原料。
可咱这采矿机器,效率实在是跟不上趟儿,得想办法提升啊。”
一位头发花白,脸上带着几道深刻皱纹的领导率先开口,他是煤矿局的王局长。
“是啊,王局长。现在其他行业的机械都开始革新了,咱煤矿要是还停留在老样子,可就落后了。”
另一位年轻些的领导附和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这时,一位一直坐在角落,默默听着讨论的技术骨干突然说道:
“各位领导,我最近听说龙腾机械厂的李向明厂长带领团队制造出了新型农业收割机,那机器的性能据说十分出色,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我琢磨着,能不能请李厂长来帮咱们改进一下采矿机器呢?”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了几秒,随后众人纷纷交头接耳,显然都觉得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这李向明确实有两下子。不过,人家在机械制造领域已经有这么大的成就了,还会愿意来帮咱们煤矿局吗?”
一位领导提出了自已的疑虑。
“不管怎么样,咱都得试试。煤炭生产关系到国家建设的大局,要是能请来李向明,说不定真能解决咱们的难题。”
王局长一锤定音。
很快,煤矿局专门派出了一支由副局长带队的队伍,前往龙腾机械厂。
一路上,副局长心里颇有些忐忑。李向明年纪轻轻就有如此成就,名声在外,不知道好不好接触。
当他们来到龙腾机械厂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为之震撼。
宽敞明亮的车间里,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各种大型机械设备发出轰鸣声,一片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
在厂办人员的引领下,他们来到了李向明的办公室。
副局长轻轻敲了敲门,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请进”,便推门而入。
只见办公室里,一位年轻男子正站在窗前,背对着他们凝视着远方的厂区。
他身材挺拔,一袭整洁的工装勾勒出挺拔的身姿,剪裁得体的衣服更衬得他气质不凡。
阳光洒在他略显古铜色的脸上,线条硬朗而分明,剑眉星目,鼻梁高挺,薄唇微微抿着,浑身上下散发着一种自信而沉稳的气场。
李向明听到脚步声,缓缓转过身来。
当他看到煤矿局的一行人时,脸上立刻露出了温和的笑容。
“各位领导好,欢迎来到龙腾机械厂,请坐。”
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带着一种亲和力。
副局长等人连忙上前,与李向明握手寒暄。
待大家落座后,副局长清了清嗓子,开门见山地说:
“李厂长,今天我们来,是想和您商量一件事。
您也知道,煤炭现在是国家建设最重要的原料,可我们煤矿局的采矿机器效率一直上不去,影响了煤炭的产量。
我们听闻您带领团队制造出了大型机械农业收割机,那技术水平堪称一流,所以想请您带领龙腾机械厂的技术人员,帮我们改进一下采矿机器,提高采矿效率。”
李向明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
“各位领导,煤炭确实是工业的血液,对国家建设至关重要。
改进采矿机器这件事意义重大,我也愿意帮忙。
不过,采矿机器和农业收割机在结构和工作原理上差异很大,需要我们技术人员深入了解煤矿的实际情况。”
副局长一听,顿时喜上眉梢,连忙说道:
“那是自然,李厂长。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会全力配合您和您的技术团队。
只要能提高采矿效率,一切都好商量。”
李向明点了点头,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厂区里忙碌的工人说道:
“我李向明虽然年轻,但深知自已肩负的责任。
龙腾机械厂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更离不开每一位工人的辛勤付出。如今煤矿局有难处,我不能坐视不管。
我会亲自带领技术团队,深入煤矿一线,与你们的工人同志们一起研究,争取设计出一款真正能提高采矿效率的机器。”
副局长激动地站起身来,紧紧握住李向明的手:
“李厂长,太感谢您了!
有您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煤矿局的全体职工都盼着能早日用上您设计的新机器。”
李向明微笑着说:
“各位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
不过,在改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还希望各位领导能给予我们足够的支持和理解。”
“这是肯定的!”副局长连忙点头,“只要能达到提高采矿效率的目的,就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愿意克服。”
离开龙腾机械厂后,煤矿局的副局长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回去以后,给王局长打了个电话:
“王局长,您猜怎么着?李向明厂长竟然答应了!他还说会亲自带领技术团队来煤矿,与我们的工人一起研究改进采矿机器。”
电话那头的王局长也激动不已:
“好啊,好啊!这是好事啊!
一定要全力配合李厂长,为他们的研究工作提供一切便利条件。
要是真能让采矿效率大大提高,那咱煤矿局就立了大功了!”
消息传开后,整个煤矿局都沸腾了。
工人们得知有龙腾机械厂的技术团队来帮忙改进采矿机器,都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配合好技术人员的研究。
而此时的李向明,也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起来。
他召集了龙腾机械厂的技术骨干,详细说明了任务的重要性,并进行了分工。
李向明目光坚定地看着大家:
“同志们,我们这一次肩负着煤矿局的重托,也肩负着提高国家煤炭产量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