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推广秧马,楚虽三户(收到催更)(1 / 2)
“啊?”
“唉,女郎,这不妥啊!!”
姚贾陪驾在后,原本想着李斯在,他晃个神。没过上半个小时,这边嬴荷华人已经到了田里。
她将衣袍一挽,袖子一扎,让随行卫戍往人家老农的田里放孩童玩耍的那种木船。
偏偏她举荐那个陈平跟个废物一样,不敢忤逆她,只知道站在田埂上服从。
“这里可以吗?”她问。
“可行。”陈平说。
那田地所属的老伯大汗淋漓,累得腰杆也抬不起来,挥舞着手脚,不敢靠近。
嬴政隐约听到后面的声音,忍不住随口问了句,“她昨夜在做什么?怎地今日如此闹腾?”
赵高立即凑上前,“仆听说公主与陈大人正在田中。”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
李斯一顿,后背流汗。
“仆臣去和公主说。”
嬴政摆手,“由她去吧。”嬴政想,嬴荷华和他说过要试点推行,实操之类的话,却没想到她能亲自去做。殷通所言楚地民众散漫,不服管教不是空穴来访。顽固是他们的老问题。他们在这儿一年都没推行下去,她能有什么办法?
他特地吩咐了扶苏不准插手。
许栀这边想的就要纯粹一些。她真的没法看着有人先进工具不用,一直干苦力。
于是她煞有其事的当起了农具宣传员。她腹诽,苏东坡写诗文推广此物,奈何她都画在了帛书上,他们还是不会使用。
下田之前陈平试图劝阻她。
“那你去。”她让人递给他一只秧马。
陈平可以想办法让农夫们不得不用这些东西,但要他自己动手,他对这些工巧真是一筹莫展,如果说嬴荷华是个刺绣白痴,那陈平他就是个手脚不灵活的废物。他在微时,宁愿吃嫂子的白饭也不下田干活,别说用插秧工具,要他下田用手插秧,要插多深他可能都不知道。
“……我,”他硬着头皮照着画帛上的动作。
“平日也不见你如此磨唧。”许栀瞪了他一眼。
陈平心一横,要他做这种很不雅观的动作也当做了,一屁股坐下去,田中泥浆飞溅,滑行的木槽都沉了下去!
他想起来,站得太猛,又没脱鞋,连带就要陷下去。
有时候人长得帅点,还是有那么一点好处。比如许栀看见农妇们抱有可惜同情之目光看着他,许栀只能在心里骂人。
“方才给大家做了个错误介绍。”
她哪有个公主的样子?跨上秧马的动作也有些滑稽。可她毫不在意,一边动作一边解释,“此物外形似小船,头尾翘起,乃是插秧之利器。这叫秧马。”
“秧马?这是个什么东西?”“这真能省力?”“小女郎还是回家歇着吧!”
那女郎充耳不闻。
戴着斗笠的周勃从人群里默默注视着,因殷通忽然被下狱,他就警惕会稽来的大人物该是出手了。
这女郎看着面生,且欣然在这远山远水的地方敢用女子身份抛头露面,背后定有个不小的靠山。
她特意说着楚话,但不是会稽地界,而有点儿陈郢上蔡那块儿口音的感觉。
周勃只听她继续说。“插秧,用右手将船头上放置的秧苗插入田中,然后以双脚使秧马向后逐渐挪动。”
只见那她徐徐然,一番身轻如燕的操作,只在谈话这一段时间,原本要一次次弯腰,俯身,埋头,伸手的动作,在前后滑行之间就完成了。
老农们终于在亲眼看到这景象之后,而心服口服。
陈老伯常年佝偻身体在这一刻直了起来!
“此物需身轻手快。”
“插秧,那拔秧?”
她往后滑行,指着后部,“如要拔秧,则用双手将秧苗拔起,捆缚成匝,置于船后仓中,可提高功效及减轻劳动强度。”
他们已跃跃欲试,她趁热打铁。
“秧马制作不易,我见诸位苦于烈日,然时间用得多,行法却不到位。我家未发迹之初,也于此苦。故而推行给诸位,世上存有此物,如良马之用日行千里。”
“我初来会稽,结识诸位有缘,愿倾此物。”
“只是,此番我乃违逆父命带出这几只。商贾无利,便无法存活,父亲一怒,我恐再无缘行商之道。诸位若是觉得便利,广而告之,实在感激不尽。”
拿捏人的心理这一套做法,她拜师张良,自然无往不利。
这不。她言罢,往钱上一搁置,许多楚民已经十分情愿,随后,他们在领走了这一些新奇的农具之时,有且带着同情珍惜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