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二章 布置一个圈套(五更)(2 / 2)
萧成疑惑地看着顾正臣:“你的意思是,不管证据、罪名,直接抓人?”
顾正臣摇了摇头,认真地说:“我们是朝廷的人,一举一动都有人看着,再说了,若是不够缜密,不够合理,暗中的人怎么可能出面,那赵仇又怎么可能现身?”
“现在我们需要布置一个圈套,将赵仇的家人全部都圈进去,并以此为诱饵,调赵仇或暗中什么人现身。”
萧成明白顾正臣的意思,只是有些犯难:“可赵仇的家人安分守己,出门的都很少,如何让他们钻进来?”
顾正臣敲了敲桌案上的材料,笑道:“直接对赵仇在江浦的家人设圈套,未免太过急切,也太过明显了。你看,这样如何——”
萧成听完顾正臣的计划之后,浑身发冷:“你这个计划可有些大阵仗啊。”
顾正臣呵呵一笑:“不将动静闹大一些,怎么真实,不真实一点,如何将这些人钓出来?”
萧成肃然点头:“那就做吧,只是需要耗点时日。”
顾正臣摇了摇头:“不太能急切了,我还在等另一个时机。”
萧成不知道顾正臣还要等什么,但他回来了,而且如此隐秘,如此突然,让萧成心中有底气多了。
顾正臣看过所有调查文书之后,看着桌案上的三本书陷入沉思。
驼子死前的举动,留下的讯息,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困惑了所有人,方美也没解读出来。
他是在想告诉是某个人的身份吧。
一口一口地吞自己的肉,足足十五口,这里有个问题,驼子的重点到底是十五口肉,还是说,驼子想强调吃肉这个动作?
为什么是十五,他是神志不清了,想要自己更为清醒,一口接一口咬出来的,还是有意为之?即便是有意的,那有没有可能驼子想咬十六、十七或更多,只是因为扛不住了,生命到了最后,只咬了十五口?
顾正臣拿起《三国志通俗演义》看了看,这里面没什么线索,《论语》更没有,至于《唐宋诗词摘集》,这里面全都是诗词,能指向某个人的信息就更少了……
想不通。
顾正臣决定搁下驼子的讯息,开始给朱元璋写信,这个计划,没有他的配合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