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三件事(1 / 2)
周墨兰比刘氏想象中还出来的快速,她刚刚迈进作坊后门,还未踏进偏厦,周墨兰便从偏厦出来相迎了。
相迎而来也罢,不让这位老姐妹多礼还不行,每回答应的好好的,下次又屡教不改,不得不彻底放弃再纠正了。
说笑着朝偏厦走去,刘氏心知在大管家常青还未随后押货归来,又逢近两日周半夏已有即将要生产苗头,周墨兰只会更忙,忙里忙外的,忙着管理调教人手,还要忙着赶在天黑之前回西路院。
因此她也没有多说废话,待进入偏厦其中一间堂屋之后闲杂人员退下,刘氏便先提孩子想明晚住进东厢房北屋一事。
对此,只要不是她家小小姐已经发动生产,让周墨兰说的话,只要她家小小姐开心,喜欢住哪间屋都行。
她如今什么都不担心,就担心她家姑娘报喜不报忧似的明明因生产而心慌,却还佯装无事的泰然处之。
如今既然姑爷想先陪同一起住进东厢房北屋,更好,什么规矩不规矩的,等姑娘要生了挪到南屋再谈避讳并不晚。
不管是太太也好,亲家太太也好,这个节骨眼上,还有谁能比得上姑爷在姑娘身旁更能让姑娘心安。
这些话,周墨兰自认她是不好说出来,但刘氏为儿媳着想的一番好意,她又如何不明白,让她道谢反而不妥。
是以,在亲自给刘氏沏茶之后,周墨兰又将刚摆在刘氏前面的茶盏给双手端起,再双手奉上的递给刘氏。
刘氏见状哭笑不得地接过茶盏,抿了一口茶水之后,她便接着说起了第二件事,后天极有可能会有县尊大人到来。
其实这件事,刘氏今早已经派身边的内管家顾大华的找机会和周墨兰禀报一声,周墨兰还让顾大华的带话给刘氏了。
此时再提起此事,相当于就设宴招待钱怀知这位新任县尊大人到来一事,无第三人在场,要扩展开来说说了。
刘氏坦言自己不知该如何把握好分成,来宴请这位既是亲家通家之好的世侄,又是身为一县父母官的县尊大人。
她顾家到底不像亲家周家,即便是初次来访,周家能以通家之好的世侄待之,她顾家的礼数要不要再慎重一二?
周墨兰闻言,并不急着回话,或者说当即给出准确答复的,她先讲故事一般的说起她记忆中的永安郡主。
从永安郡主小她家县主几岁,她幼年时曾见到永安郡主和她家县主来往,直到后来梁国公府突发变故。
随后,便是她家县主隐名埋姓,直到周府沉冤得雪,这期间永安郡主是始终不知她家县主一直在高府的。
倒是永安郡主的亲爹瑞王爷,他是知情人,永安郡主有没有埋怨瑞王爷无从得知,但她对高老夫人很不待见。
因她家县主年幼时和高老夫人的交情,永安郡主之前在得知噩耗之后还看在她家县主的份上多有帮衬高老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