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正式项目(1 / 1)
霍蓓蕾是打心眼里看不起叶晓奇的,这不是针对谁,而是说,所有打着科技口号的大型企业,霍蓓蕾都认为他们是垃圾。
霍蓓蕾是一个不太彻底的学术派,大体上就认为学术就是学术,学术不应该和资本牵涉过深。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霍蓓蕾对国内科技企业的看法,那就是劳民伤财。
眼界已经大开的霍蓓蕾可能推崇过很多企业,但是没有一家是属于国内的互联巨头的。可能某些草创的科技企业,都会比叶晓奇的公司来的更有吸引力一点。要不是因为老爹强逼着回国,霍蓓蕾大概根本不会回来。
本着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霍蓓蕾就在天项目组里安顿下来了。
“人脸识别”项目结束后,叶晓奇给天带来了新玩意:扫地机器人。其中,irb5个,a5个,这将是天下一步的主攻研究方向:s。
作为一个被规划为机器人研究的项目,完整的天计划是有其自己的规划的,每一步规划的目标,在叶晓奇的本本上都是记录的清清楚楚的。
第一个天课堂以及随之而来的“人脸识别”项目,将是一个打基础的项目,在这里,程序员将迎来他们的第一次蜕变,了解ai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而第二个项目,也就是第一个属于自己的正式项目,则被定义为“短平快”的圈钱项目。其核心目标就是赚钱,以为后续研发提供资金。毕竟,整个项目没有拨款,全靠5000万的启动资金坐吃山空,以员工的薪资水平来看,即使是把红烧肉的收入作为补贴全都砸进去,怕是也烧不了多长时间,除此以外还有数据集的建设、设备采购等研发支出。
而且此时项目团队太弱了,直接一步到位的进行其他科技树的研发,不太现实。思来想去,s此时最适用于天了。
s的全名为即时定位地图构建,或并发建图与定位。这并不是一个具体算法,而是一个概念,官方的解说是把机器人扔进一个陌生的环境里,机器人可以构建出周围的环境地图。
这是一个和视觉ai有着部分交叉的学科,其地图构成方式有多种,包括坐标地图、线条地图、点云地图等,但是基本原理都是一个基于自身所处方位的增量地图。
{}/ 首先lds这一词并不是米首创,这个词来自irb。米最大的功劳是降低了lds的造价成本,使扫地机器人得以白菜价进入千家万户。在此之前,扫地机器人的价格可就厉害了,动不动5000元起步,000元也不稀罕。
所以可想而知,叶晓奇带来的这10个扫地机样本,可不是什么用来玩的玩具,其采购价就已经接近10万块钱。
天项目团队再次被打乱拆分,其中一组继续进行图片识别方面的研发,另一组则专职进行s的研究,并配备了一个新招募的机械工程师团队。
每个月天团队都会进行一次绩效考核,考核成绩垫底的员工将会被“发配”到教研组,组织天课堂的培训和教材的修订。邓助理将会从中解脱出来,专心辅助龚赛刚的手机研发工作。
而侏罗纪也得到了5台扫地机,同时也得到了新任务,研发s相关的芯片和传感器,尤其是研究怎么集成激光雷达的相关元件到芯片里,降低lds的造价成本。
一切看起来都是有条不紊,都是按照计划进行。
如果说有什么不完美的环节,大概就要属叶晓奇的徒手拆机“神技”了。
天的10台扫地机,当场安装运行了两台,irb和a各一台,叶晓奇当场又拆了两台,也是两个品牌各一台。
叶晓奇的“拆机神技”,龚赛刚是亲眼目睹过的,其实就一个字:砸。
对着墙角一砸,什么都有了,电路板什么都暴露在外了,现场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惨……
拆手机那次,是龚赛刚一个人经历的,现场没别人。这一次不一样了,天团队0几个人盯着的情况下,叶晓奇轻描淡写的往墙角一扔,一阵霹雳咣当地震山摇,扫地机就四分五裂了。
新加入团队的霍蓓蕾不禁痛心疾首:“这哪来的神经病从医院偷跑出来的,败家啊……给我拿回家用多好……”
叶晓奇拍拍手,心里还有些得意:神级拆机技能果然不是白练的,手感一如既往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