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粒子智能的广义定义(1 / 2)
这么一待,又是两个月过去了,悄无声息的。
而死神之印成型的微观原理,也在这期间彻底被我研究通透。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人对于微观粒子智能的把控技巧性和专业性极其高明。
他应该是通过我的手稿得知了一件事,宇宙现在正是由二度到三度形成新的微观量子界。
每一度的量子界面成型,都代表着相应一轮宇宙物质的生成与毁灭。
宏观上的每次轮回,在微观上都有相应不可逾越界面生成。
一旦这种界面强行被认为破坏和引导,那么它爆发出的力量将是毁灭性的。
有人说,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这话毫无疑问是错的。
在衍道中,参照物与相对性只是一种思想基础。
它是用来研究科学的手段,同样的研究内容,只要你换一种参照物,你所得到的结论与规律便会彻底换上一副新装。
就比如人类所研究的一切规律都是以十进制为基础,如果换成二十进制呢?
所有的数学上的未解之谜,可能就变得更加简单,当然,也可能更加复杂。
理论上,进制应该以所有质数相乘的结果作为基础才是完美的。
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因为质数的无穷性和乘积基底过大,反而不可能实现。
但并不表示这个想法没有任何意义,就像数学上的逆否命题和原命题等价一般。
如果真的做到了,那么所谓的各种悖论和未解之谜,在这个理论之下,只是类似于1加1等于几般简单。
开放性的思维去想问题,才能让世界更加精彩,最后百花齐放;一味灌输上一辈思想,终将固步自封,遭遇瓶颈。
衍道中,一切事物的规律都是相对性的,从来没有绝对的状况存在。
包括运动,也应该是相对的。
很多人之所以有错误的认识,原因很简单,他们在思维上并没有找到时间与空间上的壁垒,去突破与理解它。
只有穿过这层壁垒,站在一个高度,你才会看到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证明运动不是绝对的。
你眼前摆放着一个水杯,水杯相对于你是静止的。
但水杯中的水分子,人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在微观上处于不断运动和碰撞之中。
你看到的水静止,只是无数运动之中的水分子,在宏观上的一种表现而已。
也就是说,它们微观上的运动,在你宏观上看来是静止的。
也就说明了,跨越了一定高度和空间看问题,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是相对静止的,这就是思维转换。
出现分歧,是因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微观上,水相对于杯子是运动的,而宏观上,水相对于杯子是静止的。
也就是说,对人来说,在视觉层面上的极限界面,就是问题相对性的分歧点所在。
而所谓的粒子智能,所说的便是微观粒子具有智能性。
人的智能是指人有意识,会思考。
但这里所谓的智能,是广义上的智能,我将其定义为微观物质在自然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规律性,就叫做微观粒子的智能性。
微观上,一切粒子看上去都变得不确定起来,但在宏观上时,它们整体的表现却都变得有迹可循。
如果把处在二度的它们看成宏观,去研究一度量子界所展示出的规律是时,自然而言就会得到你想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