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争鼎 > 第四百二十八章 知情在心

第四百二十八章 知情在心(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在吕威调度下,庞大军队如臂驱使,其偏爱险招,最擅隐藏主力,调动大批小股部队兵分数路袭敌紧要。倘若敌方想要吞下这些小部队,那就中了吕威的算计。往往回过头来才发现都城已失、粮草已被尽数焚毁。如果对手按捺得住性子,硬是要搜寻出敌人主力在哪,那也无妨。吕威就亮出大军与之厮杀,先前派出的小部队就不断游戈在敌后肆意袭击洗劫,逼得对方焦急下暴露破绽,吕威便可觅其良机一举破敌。

除此最为耀眼的两人外,还有总能察觉出敌方薄弱所在以奇攻之的并州陈智,有最爱火攻时常能借助风势将敌军全部烧为焦炭的冀州陈林,青州人胡士杰反应总是快

人一等,经常能未卜先知,调度大军将敌军团团围困包饺子。

在军略大类视察的非常满意,由民政教习领路,王耀踏上了前往民政国政教学楼的路途。

相比于军武军略这边的差劲与优异,民政国政那边就显得非常统一了,治政从来不会有绝对的标准答案,只要出发点大公无私,意在为治下百姓谋取福祉,那么无论采取怎样的行政手段,其实效果基本都不会差。

心中有民,治政灵通,自然能让一方富饶泰平。心中无民,纵使严格依照法度理政,也很有可能出现民不聊生的状况,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套律法再是详细至极,又怎么可能把治政会遇到的所有情况都记录在案?

为官牧领一方百姓,考验的其实就是掌权者能否灵活自由的做出正确决断。

何谓正确,这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不过只要怀抱宽仁之心,在下达政令前都设身处地的为民间百姓思量再三,那基本上就不会出错。当然,也正因何为正确没有标准答案,一切都为民考虑固然很好,但也有时候并不适用。

如何把握一个良好的尺度,那就看为官者的本事了。贪官污吏、压迫黎民百姓的昏官恶官,

都护府不要。但一味宽仁只知晓忍耐退让的圣人,都护府也不要。

很明显,民政国政这两大类的学员都还不错,既不宽仁过甚菩萨心肠,又不冷酷无情刻薄寡义,一个个都是有理想有抱负且有行动力的年轻人。

当然,这是还在总院学习时的一腔热血还是坚定不移的矢志,就要通过时间来分辨了。

不过只要是聪明人,在眼下的大环境中大抵会有始有终坚持原则。

新设监察府就摆在那,死在该府手里的官员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了,但凡有点眼力劲的都知道监察府的厉害。上有遍布所有郡县的新设监察府,下有署衙堂前告官鼓,誰敢腐化,誰敢以权谋私?

只有好好治理地方造福百姓,实打实的做出成绩来,官员才有升迁升职受到嘉奖的可能。以往的那一套,在现在这个全新的时代,已经行不通了。

经过一番全面视察过后,王耀对官塾总院的种种情况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知。近况已知,他就没有在总院过多停留,当即便返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